:::
訪客 - [媒體新聞] | 2010-05-24 | 點閱數: 2752


     放諸全球,房地產市場自然有一套機制,隨著利率、資金、環境、景氣等要件來決定價格,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定要靠政策來框住交易、調整價格,是非常不切實際,最後可能是窒礙難行!

     台灣地稀人稠,土地供給有一定的量,尤其,大台北地區更甚;建商為尋求正常利潤,如果資金充裕、利率低、市場需求旺盛,供給少時,房價自然會有一定的漲幅。

     建商只是土地加工者

     不過,我們所有的土地開發商應該也不願意房價一直飆,因為,這會造成地主擁地自重、抬高地價,這對建商成本負荷加重。一般來說,無論是土地開發商或建商,只是「土地的加工者」,賺取的也是固定的利潤,且都在20-25%,如果建地價格漲得太兇,成本增加,建商反而連基本的利潤都賺不到,所以,並不如外界所說建商是暴利吸取者!

     我個人讚成在房價飆漲時,暫停國有地的標售,以降低漲風;但,卻反對「國有地附買回」政策。附買回機制,將會讓土地開發商搶地風更熾!因為建商心中盤算,買了以後,如果市場景氣不好,不值得開發,還可以用原價把土地賣回給政府,投資風險反而降低,這反而鼓勵建商或土地開發商去搶標,讓建地價格飆漲。

     另外,一般來說,建商取得一塊建地後,須做規劃、申請建照、整地等程序,建照申請過程中困難重重、時間冗長,這段時間也要花費許多,等這些手續完成後,也要一年多,市場變化太大,以往都有土地開發商承擔風險,這時有「附買回」當護身符,是否會造成景氣好時盡量抬高房價,景氣差時也不怕,因為可以讓政府「回收」。

     全台均衡發展健全房市

     房價是由一個地區的供給量及需求、當時的利率高低、市場資金多寡、環境等市場因素來決定;我認為,以目前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市場來看,利率低、台商回流資金充裕、兩岸關係和緩,購置不動產動機強、土地供給市場小於需求等,這些都是促使房價上漲的動力,這時,政府如再實施「附買回」政策,持續釋出國有土地,土地開發商在「利」字當頭,也有回頭路、風險小,當然衝破頭也會搶地,房價那有不漲的。

     我認為,這項「附買回」政策,根本不是一個好政策,內容如何訂定又會造成建商的困擾,所以我會反對!其實,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把所有的經濟、政治、社會、交通資源都集中在大台北地區,這樣,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不漲才怪。

     要讓房價定的讓所有民眾買得起、建商也有基本的利潤可賺、政府也可收取一定的稅收,我個人認為,政府把現有的行政、經濟、教育、文化等資源,分散到全台灣各地,讓全台灣各縣市、鄉鎮,都能享受跟大台北地區一樣的行政、經濟、文化水平,房價自然能夠回歸到合理價格。

     附買回政策治標不治本

     我認為,國有地附買回在台北縣市實施,這項政策對打壓房市,只能說「治標不治本」;初期,可能對一些財團、壽險業有一些的嚇阻作用,但長遠來看,有意開發的人,自然會想到一些因應對付之道,並不是一個健全房市的好辦法。

     房地產市場應回歸市場機制,讓資金、供需等所有和地產有關的要素,隨經濟、環境發展做自然調節,讓市場來決定價格取向,機制才能真正健全。(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口述/記者袁延壽整理)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

線上使用者

7人線上 (4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7

更多…

計數器

今天: 1802180218021802
昨天: 1658165816581658
本週: 6312631263126312
本月: 4277442774427744277442774
總計: 4702129470212947021294702129470212947021294702129
平均: 11751175117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