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進入「高齡社會」,銀髮族換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房子?房仲業者建議,銀髮族不妨以交通、生活機能、就醫方便為考量因素,鄰近醫院旁商圈的屋價保值又抗跌,最適合銀髮族居住。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說,退休族群面臨子女成家立業的「空巢期」,屋子「由大換小」、從「樓梯換成電梯」的情況最常見。而許多老人得換好幾班公車到醫院看病,所以有越來越多子女主動表明要替年邁的父母看房子,首要條件就是方便就醫。
蘇啟榮指出,也有老年人忌諱住在醫院周邊,救護車聲響讓人不安,因此以醫院為中心,方圓2公里內、車程10分鐘內可到的巷弄最熱門,少了大馬路的吵雜及醫院週遭的病菌,又享有安寧及就醫便利性。另外捷運沿線可達的較遠區域的住宅,交通便利、房價較低,是預算有限的銀髮族另一種選擇。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老人的行動不便,需以柺杖和輪椅代步,因此「電梯」成為老人買屋的必備品;而大眾交通系統,醫療院所以及公園綠地等,都是老人在生活上所仰賴。老人愈來愈多,具有這些條件的房屋,買氣將愈 來愈好。
她說,雖電梯大樓產品最理想,若有預算考量,中古公寓可選擇二樓以下樓層,鄰近公園綠地更佳,方便長者運動。大環境外,銀髮族家中人數不多,因此所需坪數較小,大約為25坪內的兩房,較符合老人的需求。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以台大、國泰、仁愛、長庚等醫院週遭的中古公寓每坪超過60萬元,較偏遠的榮總、馬偕也在30萬上下。
新聞來源: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