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義會
撰寫人:台灣中國基督教信義會撰供
信義宗歷史探源
信義宗教會是隨著十六世紀教會內的改教運動所產生的,溯源於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把九十五條張貼於德國威登堡。遠在十五、十六世紀,教會裡已經人意氾濫,把「得救本乎恩、又因著信」的聖經真理棄置腦後,竟在上帝的恩典之外,加添許多人為因素,想藉立功立德以自救,使教會瀕臨失喪靈命的危機。當時馬丁路德因蒙上帝呼召,乃根據聖經真理起而領導教會革新運動,重新點燃「因信稱義、賴恩得救」的門燈。「信義」之名表達了馬丁路德所強調的「因信稱義」聖經真理,且符合馬丁路德不要顯名之意願,因此華人信義宗教會大部份稱為「信義會」,但也有用路德會、禮賢會、崇真會等名稱者。
十九世紀中葉,歐美各國信義宗差會,開始差派宣教士來華傳道,分別在大陸地各從事宣教及社會服務工作。初期事工各自發展,後來宣教士們深感有合一之需,經多年籌劃,終於在1920年8月24日,假河南省召開全國信義宗教會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基督教中華信義會」,並轉由國人負責領導。1949年,大陸淪陷後,信義會宣教士及華人教牧乃轉至港台星馬等地繼續進行宣教事工,時至今日,港台星馬之華人信義會仍保持密切之關係。
台灣的信義宗教會
1950年代在台宣教初期,即有四國(美國、挪威、丹麥、芬蘭)八差會一起合作,後因政策不同,有三國四差會仍在台灣信義會內,其餘四差會各自獨立發展,漸次成立新的總會。目前在台灣的信義宗教會,共有六個總會如下:
台灣信義會:成立於1954年,主要在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城市工作。
中華信義會:成立於1958年,先在桃竹苗地區,後向台北工作。
中國信義會:成立於1960年,在台北、宜蘭、桃園工作。
中華福音信義會:成立於1973年,在中部地區(台中)工作。
中華民國台灣信義會:成立於1977年,先在屏東,後在高雄、台北、新竹工作。設有「沐恩之家」,從事福音戒毒;「信義廣播中心」,從事福音廣播事工。恆春基督教醫院亦由其創建,現由路加傳道會管理。
中華福音道路德會:由美國密蘇里州路德會之差會創建,自1951年開始工作起,即獨自發展。在嘉義成立的「協同中學」,為少數基督教中學之一。
除了上述六個總會外,禮賢會台北堂由香港禮賢會在1975年來台設立,後因1980年代香港禮賢會面臨經濟危機,因此原亦設有之堂會機構如永和佈道所、台北禮賢學舍、台北普濟診所等,後來發展就大受影響,而陸續停辦。
台灣信義會的事工發展
台灣信義會自1954年11月10日成立以來,迄今已歷49年。本會根據聖經闡揚福音,設立教會,施行聖禮,培養信徒靈性,指導教務,防止異端,確保純正聖道。並設立神學院、牧者訓練中心、安提阿工人訓練學校,培養傳道人才。另辦理學生中心、幼教工作、醫療服務、大眾傳播(以文字、廣播、電視等媒體廣傳福音)、勞工福音、全人關懷及其他聖工等,藉以擴展上帝的國為宗旨。
開拓教會
本會的開拓工作先從高雄、台北兩地起始,後逐漸擴展至台中、嘉南各地。前後歷經三個時期:第一期是教會拓展期(1950~1965);第二期是教會衰退期(1965~1979);第三期是教會再生期(1979~迄今)。
高雄地區
1950年,金仲庵醫師和謝宏範先生在高雄前鎮的眷村開始以家庭禮拜的方式,展開拓荒佈道工作。後於1951年6月3日成立信義會在台首間堂會,名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高雄教會」。1954年,金仲庵醫師在該堂授牧師職,為該堂首任牧師。
自1951年起,差會先後差派宣教士多人來台開拓教會,加上從聖經書院畢業的學員,也投入新工作推展行列,同工陣營加強,所以新的佈道所及教會便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高雄教會」後來發展成「前鎮教會」(1954)及「苓雅教會」(1958)。其他依序成立的教會有岡山教會(1954)、左營復活堂(1956)、仁愛教會(1958)、鳳山感恩堂(1959)、鳳山基督堂(1961)、三民教會(1966)、後勁教會(1977)、果峰禮拜堂(1983開拓,1993成立)。
台北地區
台北方面的聖工,是由兩位女宣教士開始的。1950年,吳平和教士、魏德心教士先在台北市馬偕醫院充任護士,他們白天忙於護理工作,利用晚間和週末在其寓所舉行查經聚會。不到一年功夫,參加查經班人數驟增。1952年,美籍吳冠勛牧師自香港來台北,為決志信主的人施洗。當時連同已有的基督徒及慕道友,有十餘人參加查經及「信徒團契」,是信義會在台灣北部地區所立的第一間教會,亦即現在「救恩堂」的前身。1952年,董尚勇牧師自香港來台北參與該堂事奉,1954年受牧師職,為救恩堂首任華人牧師。
1952年,魏德心教士轉赴基隆作開荒工作,隨之丹麥籍吳立身牧師、香港信義會的彭若羔牧師、挪威籍武思恩牧師也來參與開拓。1953年,「基隆福音堂」成立教會。1952年,孫維德老牧師夫婦在台北租賃的居所舉行家庭聚會,1953年,「台北真理堂」成立教會。其他陸續成立的教會有蒙恩堂(1955)、板橋福音堂(1955)、頂埔聖潔堂(1955)、基隆和平堂(1955)、陽明山錫安堂(1957)、信義堂(1958)、浮州里佈道所(1961)、景美慈恩堂(1964)、內湖思恩堂(1970)、永和聖恩堂(1971)、中和真光堂(1974)、松山福音堂(1979)、北投佈道所(1979)、家家歌珊堂(1986)、中和佈道所(1988)、安樂福音堂(1990)、中壢真理堂(1998)。
台中地區
中部教會之開拓,是由丹麥吳立身牧師先來台籌備建堂。依續成立的教會有台中基督堂(1955)、台中真道堂(1957)、台中永生堂(1958)、烏日聖光堂(1959)、台中主恩堂(1979)、台中慕義堂(1994)、潭子佈道所(1995)。1959年,台中區會成立。
嘉南地區
嘉南地區工作之開展,因有岡山教會教友多人遷台南居住,由安德生教士和貝珍光教士常到台南探望並舉行聚會,至1957年「台南救主堂」成立教會。1958年,「台南善牧堂」成立教會,由趙光敏牧師負責牧養工作。1957年,在永康開設佈道所,是「台南靈糧堂」之前身,1967年成立教會。
「嘉義榮光堂」是台灣信義會成立的第一個台語教會;1960年,美籍戴德森醫師租屋作醫療傳道辦事處及主日崇拜用,取名嘉義北區佈道所。1962年,嘉義基督教醫院成立,北區佈道所移至醫院禮拜堂聚會,1966年成立教會,即榮光堂。1994年與嘉基合建新堂大樓落成。「嘉南教會」於1964年開拓,1971年獻堂成立教會。溪口佈道所於1966年創立。雙福教會於1996年成立教會。
神學教育
本會在台灣開拓之初,雖有少數中國同工於1952~1953年前來工作,但重任都落在西國同工身上,於是差會決定先設立聖經學院,以造就新的生力軍。
起初有「信義聖經學院」設於高雄(1952~1965),及「信義神學院」設於台北(1957~1959),再移至台中(1960~1965)。二者停辦後,1966年,美國信義弟兄會差會、芬蘭信義差會和挪威的兩個信義差會共四個差會,及與他們有關的四個信義宗總會,在新竹創辦「中華信義神學院」,教授神學士課程。二十多年後,為了信義宗教會之合一與神學教育品質之提昇,台灣各信義宗教會於1989年10月31日簽署「擴大興辦中華信義神學院協議書」。次年,「中華信義神學院」開始增設道學碩士課程。本會俞繼斌博士於1993年起擔任該院院長。目前此神學院由六個總會及所有差會共同支持,也成為台灣各信義宗教會建立實質關係的管道。
本會除了支持中華信義神院的神學教育,並派送學生就讀之外,亦分送學生到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暨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
此外,本會台北真理堂與眾教會合作,於1997年10月成立「牧者訓練協會」,以提供傳道人在職進修,並期盼促成台灣教會的合一。2000年,台北真理堂將分別在台北、高雄、台中開展「安提阿工人訓練學校」,目標是訓練帶職及預備成為全職之服事工人,配搭建立教會,並向未得之民宣教拓展。
學生中心
本會特別注重學生工作,早在1954年就設立了「台北學生中心」,帶領許多大學生歸主。後於1961年建立「信義學舍」,成為多人生命改變,成長的地方。台北真理堂與學生中心同時建立,在事工發展上相輔相成,成為本會最大的一個堂會,本會現任教牧半數以上出自台北真理堂與台北學生中心,這是鍾可聆、董尚勇、傅立德、俞繼斌、楊寧亞等牧者多年接續耕耘的成果。
1955年,李達道牧師夫婦奉差從美到台灣,居住台南成功大學附近,因見學生工作之重要,乃於1956年購置建地,次年「台南學生中心」落成。當時在善牧堂服事的趙光敏牧師與李達道牧師配搭學生工作,貢獻很多。
本會在台中逢甲大學附近,早已購得一塊學生中心建地,但因建築經費不足就耽擱下來。之後為在該處展開學生工作,乃於1966年租屋使用,由龔天民牧師就近兼顧。1970年,購買四十坪的住宅一棟,但仍不敷使用,在中心服事的謝奇麗牧師乃將原屋售去。1980年,在棄置已久的地上建築了一棟多種用途的「台中學生中心」。
數十年來,藉著三處學生中心的工作,造就了千百青年學子,更拯救了無數寶貴靈魂,其成就非凡,被譽為台灣信義會的三顆明珠。
由於學生工作的重要,本會亦積極籌建「高雄學生中心」,提供學生宿舍,推展學生福音工作。「高雄學生中心」福音大樓已於2000年1月開始動工,預定在2001年6月完工。現有大專生及研究生信徒6人,高中生及高職生信徒5人,國中生信徒9人。1999年,在國中生得勝社團幫助約400位學生。
幼教工作
本會曾在教會開辦幼稚園或托兒所多間,其目標不是營利,而是讓基督的福音放在幼小心靈中。在幼兒教育工作上,本會也有很大貢獻。但近年來因經營困難,多已停辦,目前仍在辦理幼稚園或托兒所的教會僅有:台北蒙恩堂、頂埔聖潔堂、台南善牧堂、台南救主堂、高雄岡山教會、左營復活堂、高雄苓雅教會、高雄前鎮教會。主耶穌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期待幼稚園或托兒所能再興辦起來,使上帝的大愛在孩童心裡蘊育。
醫療服務
嘉義基督教醫院
1952年,白寶珠教士奉差從美國來到台灣,先在台北樂生痲瘋病院,參與痲瘋病醫療工作,一年後轉抵痲瘋病患最多的澎湖,繼續從事痲瘋病的醫療救濟工作。這是本會醫療工作的開始。
1958年,台灣信義會與差會協議,決定在台灣西南沿地區開闢醫療傳道工作,於是派美籍戴德森醫師來台。1959年在嘉義市展開門診醫療及傳道工作。1962年,「嘉義基督教醫院」正式落成,是時僅有三十張病床。1970~1971年,添設眼科及牙科,接受該院支持十餘年的台灣痲瘋救濟協會嘉義特別皮膚科診所,也與醫院合併,頓使業務蒸蒸日上。1974~1993年續建手術房、外科大樓、醫療大樓、醫師護士宿舍。1988年,獲衛生署及教育部評鑑為地區教學醫院。1991年再度通過區域教學醫院之評鑑,成為雲嘉地區第一所區域教學醫院。1993年,紀念戴德森夫婦醫療宣教之「戴德森紀念大樓」落成,病床增到近500床。1994年,第二次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評鑑,成為嘉南地區最具規模的醫院。
四十餘年來,嘉基在雲嘉地區秉持耶穌基督博愛的精神,服務了無數的病患。目前,嘉基的病歷表已近100萬份,服務過的人次更超過此數,每天門診、急診超過3000多人次,住院人數近500人,員工人數約1700人,其中基督徒員工和醫師有近15%。
除了提供身體的醫治,也有院牧部提供心靈的關懷。院牧部工作人員從二位增至二十位,分設宣教、佈道、協談、傳播、社工等各組事工,配合醫護人員作全人醫治及國內外宣教。近年來,積極展開宣教,在鄰近中正大學建立雙福教會,及推動阿里山南三村的原住民社區關懷事工,也在院內建立泰勞中心及菲勞中心,關懷在台的外勞,並派遣教牧及醫療人員前往寮國宣教。
現階段,嘉基所面臨的衝擊是慈濟大林醫院即將在2000年7月開幕,衛生署嘉義醫院也即將在7月營運,而兩年後長庚醫院又將在嘉義創辦,他們的作法和管理,會讓嘉基的醫療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盼化危機轉為良機。嘉基現在正進行「新世紀醫療大樓」的擴建工程,預計兩年後完工,經費龐大,總工程費及器材、裝備費約15億,需要大家來關心代禱,並奉獻經費。
高雄基督教信義醫院
1967年,由一群熱心的基督徒及台灣信義會總會,借用停辦的聖經學院原址籌建成立「高雄基督教信義醫院」,由石惟基牧師擔任院長。由於實際需要,於1982年新建一棟擁有120床的綜合醫院,增添新設備,成為高雄現代化醫院之一。
該院服務宗旨是以醫療服務彰顯基督的博愛,用語言、行動、愛心、醫德表彰耶穌基督對病痛者的慈愛與憐憫,期達醫療宣教之目的。在早期醫療缺乏的時代,曾幫助許多貧病需要的勞工朋友,特別是小兒麻痺及腦性麻痺患者:十幾年前,洗腎醫療剛開始在台灣進行,所需費用非常昂貴,也本著基督博愛的精神,四處籌款嘉惠許多腎友,在當時頗受好評;5、6年前更收容一些被社會唾棄的煙毒朋友,助其身心靈重建,能重返社會。
35年來因著政府醫療政策的改變,時代的替換,信義醫院也隨此洪流興衰,在服務項門上也做了些調整。目前醫院設有內科、家醫科、皮膚科、眼科、急性病床40床、洗腎15床及護理之家60床,並於今年2月成立健康中心,為勞工朋友及一般民眾健康把關;目前員工人數約100人,其中基督徒員工和醫師有26%。
公元2000年信義醫院的跨世紀任務是,為這世代的老人建立一個身心靈皆得安養的新家園;目前正在興建一棟能容納102床的「護理養護之家」,除一般需長期照護的長輩外,也為失智的長輩特別安排了一些床位。籌建中的護理養護之家所需經費約一億元,目前尚缺四、五千萬元,需要大家的關心及代禱!盼望有更多的人能支持這份老人關懷事工,共襄盛舉,一起來關心我們長輩身心靈的需要。未來的日子期盼有更多的員工及患者因著信義醫院而得著身心靈的幫助。
福音廣播
1952年,鍾可聆教士在電台開始每週四次的空中英語查經,這是本會福音廣播的先聲。後增國語節目,由董尚勇牧師及魏德光牧師主持。以後把救恩堂一個房間改裝為錄音室,錄製福音節目錄音帶,送電台播送。當時一切都因陋就簡,只靠幾位中西同工的一股熱心,來開拓福音廣播的路途。後來得到總會及差會的大力支持,方得站穩腳步,展開較有效的福音廣播工作。
1955年,鍾可聆教士、韓安德牧師、艾樂斯教士等在台北和高雄以英文查經和國語證道的方式,在電台從事福音廣播工作。後由吳默倫牧師、趙蔚然牧師、鄧若基牧師等接棒,經他們的策劃與發展,廣播事業略具規模,並定名為「信義之聲電視廣播部」。1961年「聖樂選粹」於華聲電台開播,「主日崇拜」廣播節目於中廣開播。1963年「每日靈修」於中廣開播。1964年製作「與君同樂」。1966年「星期劇院」電視劇節目在台視播出。1968年「忘憂谷」、1969年「心弦」在中廣開播。
目前信義之聲製作的節目包括:國語節目──忘憂谷(全省)、每日靈修(全省)、書香園(台北)、長大成熟(大陸)。台語節目──週日好心情、晚安鄉親(楊梅、桃園)。電視節目──生命劇場(好消息頻道播出)。所有節目均以信件、電話跟進,並製作卡帶贈送聽友。自1999年6月,開始與國際路德傳播中心合作,配合921地震所出版的「為什麼有苦難發生」就是合作事工的成果。進入公元2000年,配合網路人口的增加已完成網站設置;第一階段「錄音系統數位化」也即將規劃完成;同時也在洽談開闢新節目。
文字傳播
大陸變色後,漢口「信義會書報部」被迫關閉,1951年,另在香港成立「信義宗聯合文字部」。本會拓荒時期,所需書籍、教材,多直接向香港「信義宗聯合文字部」訂購,往往費時數月。總會成立後,應實際需要開設了「台灣信義會文字中心」,代各堂所訂購書籍,是為台灣信義會文字事工之開端。1966年,本會與聖公會、衛理公會、長老會等主流教派合作,創刊「基督教論壇」週報。今天,本會仍為「論壇報」董事會之主要支柱。
1959年,台港兩地信義會成立聯合文字部,董事會由雙方教會各選三位董事組成,並聘殷穎牧師為聯合文字部總幹事,兼道聲出版社社長。聯合文字部除在香港設道聲出版社外,1960年,在台灣也設立了「道聲出版社台北分社」。殷穎牧師接掌「道聲」之後,「道聲」導向企業化經營,分別在港台兩地出版具有文藝水準的「人人叢書」、「少年文庫」、「百合文庫」等叢書數百餘種。出版後廣受社會大眾歡迎。1970年代,道聲屢獲行政院聞局頒獎,使道聲之聲譽推上基督教出版事業的巔峰。1982年,台港信義會聯合文字部結束,兩地的道聲出版社自此各自獨立經營。1990年以來,台灣道聲朝向全方位的文字事奉,除了繼續出版靈修和福音名著,也出版兒童福音書籍、聖經名畫月曆,發行拜敬拜讚美的CD,幫助教會靈修和培養靈性,及傳揚福音。
邁向2000年,出版將朝三個方向努力: 注重傳福音,出版心靈大補帖系列,今年擬出版4本書—「哇!福音」、「益音集」、「天路歷程」、「為什麼我是基督徒」,特色是以平價約50元,讓基督徒用來大量送給慕道友或非基督徒傳福音。希望一年發行10萬本至華人地區。 注重青年工作,出版「目標導向的青年事工」(青年事工經典)及「今日耶穌會怎麼做」(青年品格訓練),期望帶動青年復興運動。 注重兒童關懷,出版「你很特別」、「因為我愛你」(兒童經典),引導孩童歸主。
勞工福音
高雄勞工福音中心
本會在宣教早期曾於高雄設立工業佈道中心。1963年,藉西方差會之助,在高雄前鎮教會旁買下100多坪土地,作為工業佈道用地。後因缺乏人力、財力,致使事工停止發展。1990年,莊東傑牧師到任前鎮教會後,即提出建立勞工福音中心的異象,1994年,「高雄勞工福音中心」落成。
「高雄勞工福音中心」之目標是為勞工朋友提供全人關懷,藉中心附設之「勞工之家」提供宿舍服務,並對鄰近社區進行全人關懷事工。成立之後便開始招收「勞工之家」家員,進行宿舍福音工作。並建立圖書館,開辦講座、課程及活動,以幫助勞工朋友認識基督,得著更豐盛的新生命。
2000年之計劃如下: 勞工之家事工:提供宿舍服務,平時作社會關懷,並有每週一次的家會。 職場關懷小組:訪問工廠,約1800戶,以提供適當的全人關懷。 社區逐家訪問:進行社區逐家訪問,約1800戶,以提供適當的全人關懷。 舉辦兒童俱樂部及青少年活動:在暑假舉辦,關懷兒童及青少年,幫助他們全人成長。 社區服務:提供美語會話班、假日生活廣場、獨居老人清潔服務等。
板橋服務業福音中心
板橋福音堂地處板橋後火車站商區,其中服務業從業人員很多。1988年,德籍魏莉萍宣教士開始拓服務業事工。1999年9月「板橋服務業福音中心」正式成立啟用。該堂現已建立服務業牧區9組,牧區小組總人數58人,主日晚崇拜25人,男女宿舍6間。2000年預計在台北成立服務業福音中心。
全人關懷(社會服務/慈專事工)
本會積極鼓勵各堂會、佈道所及機構注重關懷事工。
1999年,「全人關懷中心」於台中成立。其異象是葉子不枯,果子不斷(以西結書四十七:12)。該中心本於發揚基督的愛: 在台中市社會主動做全人的關懷,活出豐盛的生命,使社會家庭和諧。 結合有共同異象的教會及社區資源,向台中市民發出愛心及關懷行動。 訓練及儲備老、中、青少年、兒童的輔導人才及靈性造就。
2000年事工重點: 輔導諮商義工訓練。 約談:電話約談、面對面約談。 師資訓練:父母成長班、婦女成長班、青少年成長班師訓練,協助教會開放社區社教團體活動。 辦聚會:加強場地運用,舉辦各種福音性及造就性聚會。
在社會福利方面,本會與基督教各宗派合作,於1961年成立「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從事社會福利及救濟事業,義務服務人群,分擔社會關顧。
教會合作
與差會的關係:台灣信義會總會成立之前,1952年,四國八差會宣教士在台組織了台灣信義會宣教士協會。至1961年,當時有66位宣教士之多。在這四十幾年的歲月中,本會的初期事工得以發展有成,實賴美差會、挪威差會、丹麥差會的大力支持。目前仍然在台服事的宣教士只有美國福音信義會差會的傅立德牧師,其他歐洲的宣教士都已先後回國。進入公元2000年,本會與挪威、丹麥差會的關係,已經從過去的支持關係轉變成友伴的合作網絡。
世界信義宗聯會:本會於1960年加入世界信義宗聯會,成為總辦事處設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信義宗大家庭成員之一。
中華民國教會合作協會:本會與長老會、台灣聖公會、衛理公會、天主教會、聖經公會、台神、南神、青年會、女青年會、福利會、互談會、視聽聯合會、馬偕醫院、世界展望會等積極參與「中華民國教會合作協會」,以加強各教會或機構間的關係,實現在基督裡的合一,並傳達時代的趨向及需要與各教會,鼓勵教會在台灣及其他世界各地傳揚福音,為基督而工作。
台灣信義會的現況
台灣信義會現有信徒約7000人,39間教會,6間佈道所,3個學生中心,2家醫院、及出版社、電視廣播部、勞工福音中心、全人關懷中心等各一。
總議會為本會最高權力機構,由監督每年召開一次,現職牧師及各地方教會代表得出席會議,決定一切教政及聖工方針。在總議會休會期間,由議事會執行通過之決議案,決定一切教政聖工方針。在總議會休會期間,由議事會執行通過之決議案。議事會係由總議會選出之監督、副監督、各委員會主席,及各區會主席、區會信徒議員組成,每年召開常會六次,決定並執行教會各項聖工。議事會下設有宣教、神學、教育、婦女、事業、行政等六個委員會,及台北、台中、嘉南、高雄四個區會,分別負責推展各項聯合聖工,及地區性的關顧牧養。
本會近年來新建立的堂所及機構有中壢真理堂、嘉義雙福教會、潭子佈道所、高雄勞工福利中心、台中全人關懷中心等,為本會注入新的動力。同時也有不少堂會進行小組化教會的更新,如台北真理堂、板橋福音堂、救恩堂等,質與量上皆有顯著成長。海外宣教方面,除了寮國宣教之外,也赴泰北宣教。
台灣信義會的未來展望
展望廿一世紀,台灣信義會跨世紀的異象是:
奠定福音根基:幫助每一堂會、佈道所及機構更深瞭解福音信仰,讓福音真道能在台灣信義會生根。
培育福音工人:幫助每一堂會、佈道所及機構培育各層級同工,包括牧養、行政、以及各類型專業工人,一起同心配搭,按恩賜事奉,共同完成福音使命。
拓展福音教會:未來三年在國內外開拓10個福音據點。
開拓福音教會:繼續強化現有事業機構(如嘉基、高基、道聲、信義之聲等),更深考量關懷社會需要,以無條件表明主耶基督的愛,更多發展社會關懷慈善事工。
祈求上帝賜給我們新的信心,保守我們儆醒禱告、在真道上站立得穩、並且凡我們所做的都憑著愛心而做,讓我們更加愛上帝,也更加愛人,將基督的寶貴福音傳播到台灣及世界的各個角落,使人得著永遠的生命,日日更新,代代蒙福。
願藉眾教會弟兄姊妹的代禱,使本會經歷更大的更新與成長,榮耀歸給上帝!(2000.3.24)
|
2006-09-04 13:43:59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