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行動化政府概念,內政部於96年7月11日推動「PDA版地政電子謄本服務」全國上線,以無線網路,突破空間限制..........
繼PDA 版地政電傳資訊系統服務於95年9月22日全國正式上路後,地政機關又一便民措施,以往民眾只要在家中或辦公室,就可申請查詢地籍資料,雖已頗為方便,惟基於迎接無線網路時代來臨,本服務建立「行動資訊便民服務」作業模式,讓民眾可隨時隨地經由PDA透過無線網路取得地籍(圖)謄本。地政電子謄本服務網址:
http://epaper.hinet.net。
隨著全球競爭及環境的變化,在資訊通信科技發展日進千里速度成長推進之際,不論在經濟、社會、政府管理層面,皆面臨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迎接網際網路化所帶來的全球性革命;政府為因應此時代的洪流,自86年開始推動電子化政府計畫,充分運用資訊與通信科技,完成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作為政府未來管理及提供服務時,有更為互動、深化交易及整合應用發展基礎。政府於93年「新十大建設」中推動『M-Taiwan』概念,藉由行動化網路,使溝通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真正落實「隨手可得」(broadband network for everything)的先進資訊化社會,讓民眾沒有意識到網路存在的情況下,進一步為日常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為建設台灣成為e化服務隨手可得的優質網路化社會願景,地政資訊建設雖已藉由資訊技術能力及其提供的便利度,達成滿足民眾的基本需要;地政機關未來更要在此一成果基礎上,建立高品質的電子化政府服務為重點,為建立優質的u化社會而努力,因而於96年7月11日提供本系統全國性服務,其提供服務項目、效益如下:
一、作業項目:
1.地籍、地價、地籍圖取得
2.門牌對照建物坐落查詢
3.建物測量成果圖取得
4.異動索引查詢
二、作業效益:
1. 提供即時服務為導向,透過由行動化網路,使溝通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延伸政府服務進展到「隨手可得」(broadband network for everything)地籍資料的先進資訊化社會。
2. 透過委外服務,隨時隨地取得地籍(圖)資料,縮短數位落差。
3.創新作業方式,改變行政流程,提升政府機關行政整體效能及為民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