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客 - [媒體新聞] | 2008-01-03 | 點閱數: 2649
去年基金公司紛紛推出不動產基金,基金評鑑公司晨星(Morningstar)指出,這彷彿是網路泡沬時期,網路基金數目暴增的翻版。 去年美國房地產市場轉差,次級房貸風暴擴大,甚至讓人擔心美國景氣將陷入衰退,害怕全球走了四、五年的多頭將就此結束。晨星說,從基金類型數目的變化,可以看出市場的泡沬程度。 晨星分析師凱內爾(Russel Kinnel)指出,在2000年到2002年的全球股市空頭時期,不少大型基金公司推出網路基金,而且時機就在泡沬破滅前夕,因此投資人的資金大幅虧損。 雖然大部分當時推出的網路基金不是被併就是清算,但有鑑於那次的慘痛教訓,釵h基金公司的高階主管發誓不再重覆同樣的錯誤。他們發現,他們對資產膨脹的貪念太強,讓他們無視於投資人的真正權益。 凱內爾說,八年後,顯然基金公司推出不少不動產基金,一年以來新增的不動產基金就高達37檔,推出的時機也正是剛剛好在房市惡化的前夕,有的基金從推出以來已下挫45%。 從2000年到2006年,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基金表現優異,現在顯然難以為繼。凱內爾說,雖然不動產基金通常會去買商業不動產證券,但房地產熱度高漲時,投資人全盤接收各類的不動產商品,這令人聯想到達康時代。 凱內爾說,其實在次級房貸危機爆發之前,大多數的基金業人士已經知道房地產最好不好碰。釵h不動產基金經理人早在去年就說,REITs的吸引力已降低。晨星也有好幾位分析師要投資人小心不動產,因此,如果這些人都知道,顯然發行不動產基金的公司也不可能不知道。 凱內爾說,發行基金的董事、主管及經理人都不曾三思,沒有好好思考對投資人有沒有益處。這些人應該推出他們自己不會碰的基金類型嗎?在市場已大漲一波以後,基金公司應該盡全力行銷過度熱門的基金嗎?我們應該鼓勵投資人追逐短期績效嗎?不過,凱內爾說,還好釵h大型基金公司並沒有發行新的不動產基金。例如,富達、先鋒(Vanguard)、聯博、百能(Putnam)、羅普萊斯(T. Rowe Price)都算是負責任的公司,沒有趁熱發行不動產基金。 【經濟日報╱記者張靜文/台北報導】@ http://udn.com/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
:::

線上使用者

11人線上 (7人在瀏覽本站消息)

會員: 0

訪客: 11

更多…

計數器

今天: 1537153715371537
昨天: 1658165816581658
本週: 6047604760476047
本月: 4250942509425094250942509
總計: 4701864470186447018644701864470186447018644701864
平均: 11751175117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