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盛行苯教。一直到最近,西藏仍有苯教研究中心。苯教最早還不是一個有力的宗教,後來深受佛教思想和法門的影響。公元第八世紀左右,棄宗弄贊王將佛教引進西藏。此後,佛教穩定的廣傳開來。其間,許多印度學者來到西藏,翻譯經典、密續法本和論疏。
公元第十世紀朗達磨王在位期間,大肆毀佛,但不久佛教即告復興,在藏西和藏東宏傳;印度和西藏學者又忙著翻譯佛經。隨著西藏佛教學者增多,入藏的印度學者逐漸減少。
因此,在西藏佛教的後期,就脫離印度佛教後期宗派而獨立發展,雖然它仍保留佛法的基礎。就其核心思想而言,西藏佛教從未在西藏喇嘛手中遭受更改或增加。他們的論疏都有明顯標記,為了權威起見,他們都會引用佛陀的主要教法或印度學者的著作。因此,如果認為西藏佛教有別於原始的印度佛教,或把西藏佛教稱為喇嘛教,這是不正確的。
四聖諦
佛陀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他也說:「瞭解苦的性質;斷除苦的原因;證得苦的息滅;修持真實的道。」「瞭解苦,雖然沒有什麼好瞭解的。斷除苦的原因,雖然沒有什麼好斷除的。真誠追求苦的息滅,雖然沒有什麼好息滅的。修持滅苦的方法,雖然沒有什麼好修持的。」這是四聖諦的因上見、道上見、果上見。
公元第三世紀,印度哲學家龍樹宣揚中道哲學,後來成為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中心思想。根據中道教法,「苦諦」:苦來自生死輪迴,輪迴則是無明所引生的業報;「集諦」:業和無明是苦的真實原因;「滅諦」:業和無明的完全消失;「道諦」:證得滅諦的道。
小乘
為了證得涅槃,必須修持四聖諦。小乘和大乘代表修道的二個思想宗派。小乘只求自己證入涅槃,行者必須生起出離心,勤修戒定慧,以清淨無明和無明的因,最後證得涅槃。修行的過程分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證道。
大乘
大乘行者旨在證得究竟涅槃:成佛。成佛不只是為了自己,還為著一切眾生。大乘要發菩提心,悲智雙運。大乘道幾乎與小乘道相同,但也修六度等方便,藉以淨除無明和煩惱,究竟成佛。大乘的修行過程,也和小乘一樣分為五道,但有質上的差別,強調利益一切眾生的動機。證得涅槃的小乘人,終必增上成佛。
密乘
以上所言屬於經乘,是修密乘的基礎。西藏佛教在介紹密乘教法之前,都非常小心。上師都要勘驗某一教法是否佛說。具格上師會先訴諸邏輯分析,並以經驗檢驗,才肯定某一教法真實不虛,而後採用。這個過程是必須的,因為許多非佛教密法表面上類似佛教密法,極易混淆。
密乘分四等,法本相當多,不及備載。質言之,惡業是苦因。惡業來自無明,無明則是未調伏心的產物。所以,心必須用修行加以調伏和控制,才能停止惡念的流動。觀心可以止息惡念和妄想。
住心於外境也可以減少妄念,這時需要強大的念力。佛像被發現是最合適的所緣境,結果產生密乘的許多佛像。修行的進步,有時是藉助堅強的信心和恭敬心;但大體說來,還是要透過理性的力量。修密乘的超越道者,理性本身可以啟發感人甚深的信心。
佛教修行梗概
佛教修行的圓滿,不僅靠表面的改變,如出家或誦經。甚至於連這些活動是否可以稱為修行,都還有待商榷,因為修行必須修心。如果心態正確,一切行動和語言都可以是修行。但如果缺少正確的態度,亦即不知道正確的思考,縱使一輩子都花在出家讀經上,還是一事所成。所以,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轉念。修行人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深信因果業報,培養利他心。
真誠發心出離世間法,可以帶來大喜悅。許多西藏佛教的修行者,以這種方式出家,擁有無法描述的身心滿足。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出家,因為出家需要極大的犧牲。我們能夠為一般人設計什麼樣的法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在家也可以解脫成就。俗話說得好:「不修心,即使山中閉關,也只是造地獄因。」
有一個古老的西藏故事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多隆的喇嘛,遠近馳名。一天,他看到有一個人在繞塔。「你在繞塔,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那個人就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最好讀經。」於是他就開始勤奮讀經。一天,多隆又見到他。「讀經當然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
那個人想:「讀經似乎還不夠好,打坐如何?」不久之後,多隆看到他打坐,就說:「我承認打坐很好,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確實更好嗎?」那個人被搞糊塗了。「你所謂的修行是什麼意思?請告訴我如何修行。」「把你的心,從世間轉到修行。」多隆告訴他。
簡單說來,佛教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學。
增上戒學
戒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它有很多層面。戒以不作十惡業為基礎:身三,口四,意三。
身的三惡業:
殺生:直接或間接殺生,上自人,下至最微小的昆蟲。
偷盜:直接或間接未經同意就偷取別人的財物,不論價值如何。
邪淫:不適當的性交對像或方式。
口的四惡業:
妄語:給別人假的或錯誤的勸告、訊息或肢體暗示。
兩舌:破壞團結,加劇分裂。
惡口:使用粗暴和辱罵的語言。
綺語:出於貪瞋的無意義語。
意的三惡業:
貪:希望擁有別人的財物。
瞋:想傷害別人。
疑:懷疑有關輪迴、業力和三寶的教法。
定學
禪定幫助行者制心一處,增長「心的寧靜」。禪修的方法:心不攀緣外境和不起妄念,因而變得不動、穩定和寧靜。這種心可以放鬆地專注於任何善法的所緣境上。
讓心寧靜的要件有很多。簡言之,彌勒菩薩認為行者要避免五種過失,發展八種內觀的心。
五種過失:
昏沉:對禪修無趣。
失憶:遺忘禪觀的所緣境。
散亂:分心,通常是貪。
掉舉:無法預防散亂。
妄想:想像性的干擾,使用假的對治方法。
八種內觀的心:
深信心:深信禪定的功德和識別過失的能力。
真誠心:真誠希望禪修,並有能力禪修。
安忍心:毅力和歡喜心。
柔軟心:身心柔軟。
精進心:努力住心於所緣境。
警覺心:覺察任何昏沉或掉舉的徵兆。
對治心:一覺察散亂就立刻予以對治。
輕安心:一達成目標就放鬆對治。
九住心:
內住:住心於所緣境。
等住:努力延長專注。
安住:心若散亂立刻察覺,並將心帶回住於所緣境。
近住:清晰覺知所緣境之細節。
調順:瞭解精進之功德而精進不懈。
寂靜:去除任何對禪定的負面覺受。
最極寂靜:去除干擾,令心等持。
專住一趣:發展專住到最高極限。
等持:不必藉助憶念或作意而能任運等持其心。
慧學
慧學旨在發展二種智慧:
世俗智:瞭解諸法相對性的智慧,即經驗性的知識。
勝義智:瞭解諸法絕對性的智慧,即超越性的知識。
此處特別簡介另一種智慧:摧毀惡戒、俱生煩惱和非俱生煩惱的空性慧。
空性
空性是一切諸法的終極實相。空性既不受諸佛之力的影響,也非依於眾生的業果。空性只是存在,遍佈一切法界。因此,一切法自性空。經云:「諸佛出不出世,法性畢竟常空。」否定永恆的自我和獨立的存在,即是空性。
|
2006-04-26 23:18:20
0
|
0